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促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丰富发展,央行行长此前都发出了警示,银保监会日前发布了《银保监会办公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表示,这说明现代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很改变,自今年9月15日起,尤其是年轻人。9月初,银保监会选择“四地四家机构”进行试点,央行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即工银理财在武汉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市、光理财在青岛市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阶段,该报告从多个维度对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对比,单家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以内。
目前,此次调查数据覆盖全国31,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其中,最终罗列出14万份成年受访者的数据,第一支柱已覆盖近10亿居民,覆盖了全国300多地级市和2000多个县。根据央行调研报告显示,但第二支柱却规模很小,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达到了66.8分,第三支柱长期处于起步阶段。与许多相比,有所提升,第三支柱发展较为缓慢,占比过低,对养老的支撑明显不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已十分迫切,金融业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银保监会此前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
银保监会表示,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是银行业保险业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稳步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培育投资者“长期投资长期收益、价值投资创造价值、审慎投资合理回报”理念,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四家理财公司获得批开展养老理财试点,以及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将缓解目前我国养老体系第一支柱‘独木难支’等问题,增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董希淼看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理财公司参与养老金投资具有先天优势,一方面,理财公司母银行服务广的个人客群,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成熟的理财顾问队伍,能够极拓宽养老产品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银行及理财公司团队具备宏观经济研判与类资产配置能力、在债券和非标投资上的长期经验和风控能力以及甄选与整合各方机构资源的能力,这些将为养老产品带来长期稳健的收益。同时,对理财子公司而言,养老市场的巨需求,也将为其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和客户。
“发展养老理财产品能够充分发挥银行理财的优势,从而健全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缓解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董希淼认为,同时,也将促进理财公司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
参与试点的工银理财表示,此次试点聚焦通过创新具有养老功能的理财产品满足广居民养老投资理财需求,理财公司作为资管行业的主力军,参与养老试点,即是发展机遇,更是使命担当。首批试点兼顾了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四个城市,希望通过基于不同地区人口结构特点,摸索理财客户金融资产特点和养老需求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发行的一些养老理财产品只是贴上了“养老”标识,并没有凸显养老理财的属性。为此,《通知》要求,四家试点机构稳妥有序开展试点,做好产品设计、风险管理、销售管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等工作,保障养老理财产品稳健运行。同时,坚持正本清源,持续清理名不符实的“养老”字样理财产品,维护养老金融市场良好秩序。
业内人士认为,养老理财产品是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采用稳健资产配置策略的理财产品。与一般理财产品相比,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实施非母行第三方独立托管;产品投资期限较长,引导形成长期稳定资金,积极投向符合和产业政策的领域,能够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长期投融资需求。
“养老理财产品在产品名称及销售文件中均有显著的‘养老理财产品’字样进行标识。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养老理财产品。”业内人士建议,一是要考虑自身养老需求,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长期养老投资。二是要考虑自身的资金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三是要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关注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风险情况相匹配的养老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总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就是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