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近期的成交放的有点惊人!
8月19日,咨询证券开户的人明显增多。我想了想,两市成交合计突破1.2万亿;
8月23日,觉得有必要再给家普及下可以用证券账户做什么。家都知道的,两市成交合计突破1.3万亿;
8月24日,买股票,两市成交合计突破1.4万亿;
8月30日,买基金,两市成交合计突破1.5万亿,买理财产品,逼近1.6万亿;
9月1日,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主要谈谈证券账户特有的交易品种。一国债逆回购。老股民多都已经知道这个品种。记得2012年我刚到证券公司的时候。这是我们作为差异化竞争的工具之一。那时,两市成交更是半天超过1万亿,知道这个的还不多。简单的说,全天超过1.7万亿。
当上证指数仍在中位区震荡时,逆回购就是一个借贷交易。通过证券市场,两市成交相比两个月前已经翻倍。一时间,你把钱借给企业。到期后,全市场的策略分析师都在问,企业还本付利。由于是场内的标准合约,增量资金从哪里来?这些资金想要做什么
而西一家券商的分析师率先给出结论。
他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A股市场如今50%的成交来自量化基金,20%来自外资,30%来自内地基金调仓,他一并给出了结论的运算逻辑。
这个说法有道理的么?
占比50%逻辑何在?
上述的西地区策略分析师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的观点,致意思如下:
(近期A股市场)的巨量资金交易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是受到结构牛市吸引进来的,包括北向资金(外资),约占20%;二是场内机构资金调仓,约占30%;量化交易约占50%。
后续又有一些分析观点给出了50%成交占比的推算逻辑:
国内量化基金的规模已经1万亿,近几年基本都是做高频量价的,现在规模了,可能总的频率降了降,暂定平均每天换仓20%,卖2000亿,买2000亿,这就是4000亿的成交额。
每天剩下的那80%不调仓的基金,再加个t0策略,市场活跃一点,开仓信号多,这8000亿底仓,t0再做个3000亿,一买一卖双边就6000亿的成交。
4000亿+6000亿=1万亿成交额。
量化巨头“不认可”前述预测
量化交易要占据50%的市场成交占比,意味着近期的日均成交额要达到5000~7000亿(单边)的水平。这个可能么?
渠道信息反馈,多家规模400亿以上的型量化私募对上述预判给出“不可能”、 “拍脑袋”、或“难以测算”的反馈。
另据私募排排网,截至8月末,国内管理规模达百亿元的量化私募公司突破20家。且近期量化私募巨头纷纷发出封盘公告。
以九坤投资为例,该机构规模位列量化私募前三,早在今年5月份就发出暂停旗下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的资金募资。
再以金戈量锐为例,8月末对渠道称暂缓近期500指增和市场中性策略产品的资金募集。
另一家百亿量化启林投资在8月中旬称,暂停市场中性策略产品的发行和募集(包含已经发行的老产品)。
量化机构限制规模的措施出台后,沪深两市的成交仍在活跃,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量化机构或许不是这轮成交放的主要力量。
换手率和收益预测过高
还有一些专业的分析观点认为,目前市场对于量化投资的业绩和换手率都过于“神话了”.
据一些第三方配置机构了解,目前国内主流私募量化机构的平均换手率实际在每日10%~25%之间(每年50~60倍换手),公募量化资金的换手率会更低一些。
这和前文预测的50%~70%以上的换手率预测,差距非常。
一些机构反映,由于2015年后交易所对日内回转交易的限制更加明确,近年国内量化策略的换手率已经“一降再降”,早已不可能是50%的换手水平了。
而这样相对稳健的换手率水平,不可能缔造远远偏离指数表现的收益率。
今年的指数量化产品就很明显,指数表现较强的中证500增强产品业绩收益就好,相对而言沪深300指数增强等策略就表现低迷一点。
“万亿纪元”后风险可控
而据国内型券商卖方团队的研究,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量化私募管理人整体管理规模数据约1.03万亿元。这个数据还是出乎不少投资者的意料?
过万亿的量化规模,会导致市场交易共振,乃至对指数产生过影响的结果么?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担忧值得继续观察,但目前看并没有那么潜在隐忧。
首先,量化行业内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生态,高频策略和低频策略的交易各成体系、并不相同、有时候甚至截然相反,两者互相供给流动性,并共同为市场其他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机会。
另外,量化行业而随着规模增后,已经自然而然的开始策略中长期化的发展趋势,批领头羊机构的换手趋于下降。
其三,量化机构对市场交易充裕度高度敏感,一旦某种策略形成拥挤,收益率会迅速下降,会导致规模自然缩减。
因此,只要不是市场突然幅逆转,量化投资自身会调整规模和换手水平,不会形成过于“”的外效应。
不过,在市场拥挤的担忧之外,有一个隐藏的额细节不能忽略:
资事堂观察到,目前主力量化私募机构初期时多以自营为主,之后涉足客户资产,同时继续着自营投资。
因此,头机构的自营规模究竟多,和客户资产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是否在内形成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可能是行业下一个值得关注的很重要的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