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流远 看懂经济专栏作家
目前,这样的成绩是值得自豪的。人们之所以愿意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在很多和地区的金融体系中依然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很程度上是因为存在银行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这样,是居民、企业和储蓄的归宿,他们不仅可以有收入,也是各种主体融资的主要来源,而且可以确保资金的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抓手。从监管来看,将现有资金存入银行也成为人们保管资金的一种方式。不管手中的钱有多少,各国(地区)的监管机构更多地针对银行出台了各项监管措施,家都愿意存进银行,如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等。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获取利息。那么,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是否在银行存的时间越长,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利息就越多呢?是否可以达到一个利滚利的效果呢?事实上,银行主动适应技术的发展,存在银行的存款并不一定会利滚利,转变经营方式;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可以代替银行所发挥的作用,使资金脱离银行体系,产生“金融脱媒”现象。
上述现象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替代银行的作用,同时鉴于银行经营过程中潜藏的风险,以及针对银行监管所耗费的各种资源,那么未来银行的作用是否会逐渐式微,银行是否会走向终结?《未来银行》(The End of Banking)一书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从银行的作用机制以及针对银行的监管框架角度,讨论了银行逃避监管、监管边界、未来银行发展的方向等问题,认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没有银行业的系统是可能的,也是可取的,结束银行业将是现代金融系统的开始。
《未来银行》的作者是乔纳森·马米兰(Jonathan McMillan),这是两位合作者的化名,其中一位是宏观经济学家,一位是投资银行家。二位作者对于银行的讨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扎实的实践支持,为我们抽丝剥茧地展现了银行的运作机制、监管的发展脉络以及银行未来的发展可能,读后收获颇丰。
我们为什么需要银行
我们要讨论银行未来发展无法规避的一个问题是银行为什么存在?它起到了什么作用?由此我们才可能探讨新技术是否能够替代银行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银行发展的方向等问题。作者在书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一是解决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如果彼此不熟悉,那么二者之间就存在很的信息不对称,资金需求方更了解自己的情况,而供给方则对需求方的情况知之甚少,这就导致达成每一笔借贷都存在较高的成本,如费时费力的前期调查、借贷之后耗费成本的监控、贷款到期后的催还等。银行将上述问题从资金的供给方转移给银行自身,银行建立了各种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机制,供给方只需要将资金存入银行即可,不用再担心将资金贷给谁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借贷能否按时还款。
二是匹配借贷双方的不同需求。存款人可能提供短期资金,并且个人的资金规模有限,但资金需求方可能需要长期、规模资金来进行投资,如果没有银行,资金供给和需求期限和规模的不匹配导致很难达成借贷合同,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了资金的期限和规模转换,使资金从供给方顺利地输送给需求方。从期限来看,银行提供了“契约流动性”,即根据存款期限(如活期存款),存款人可以随时提取资金;市场主体之间的借贷合同则锁定了资金期限,为了获取流动性,市场主体只能将借贷合同进行转让,从市场上获得流动性,如果合同转让较为困难,则市场流动性较难实现。
三是银行提供支付服务为交易提供便利。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之后,可以方便地利用这些资金进行交易,既可以开支票,也可以转账,还可以开立信用证等各种方便支付的工具。
银行盈利的机制及风险之源
通过信贷扩张来创造内生货币是银行盈利的来源,也是风险产生根源。通过信贷创造货币实际上就是货币乘数的概念,银行通过贷款产生存款,再进行贷款并产生新的存款,根据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以将这个过程一直重复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利润,也扩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目前,各国都实行分准备金制度,即银行将存款的一定比例留存起来,以备客户提款,其他资金可以用于贷款。银行希望准备金越低越好,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供客户借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但准备金率过低可能导致银行无法满足存款客户的临时提款需求,在发生异常冲击时,如果银行不能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就会产生挤兑。挤兑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永恒的威胁,银行挤兑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最终破坏金融系统的运转。在最坏的情况下,银行业恐慌、挤兑可能会导致金融系统彻底崩溃,将经济推向通缩螺旋和严重的衰退之中。
为了解决银行挤兑问题,出台了多种措施,如存款保险、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等,但这些措施是有代价的,在有限责任情况下,如果本钱较少,银行可能存在过度承担风险的冲动,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即负有责任的行为主体不承担其行动的全后果,在最化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行动的现象。
因此,为了抑制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在监管过程中一个直接想法就是不断提高银行的资本要求,从而增加利益相关性,降低道德风险问题,就如理所说,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纵观针对银行的各种监管措施,不断提高的资本要求是一条主线,无论是巴塞尔I还是巴塞尔II和巴塞尔III,都是围绕银行资本出台、细化了相关的监管措施。经济学上有一个很简单的假设条件,即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提高银行的资本要求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但不幸的是,其他条件不是不变的,技术的发展使银行能够寻找各种渠道来规避资本监管要求,产生了银行监管之困。
银行监管之困
信息技术改变了金融业的生态,也重塑了银行的经营方式,更为银行规避监管提供了各种可能。资本监管的一个要求就是不断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般以银行自身资本与风险资产之比来表示。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提高资本水平,另一个是降低风险资产规模。提高资本水平需要投入真金白银,而降低风险资产规模则可以做很多文章,一个较为便利的方法就是资产出表,即将一些风险资产移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样即维持了资本充足率,也使得银行可以继续参与各种风险活动。而资产出表实际上就产生了所谓的影子银行。
一般来说,影子银行是指在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之外运行的各种类银行业务。信息技术为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各种便利,银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资产业务进行分割、证券化、出表等操作,从而较为便利地进行监管套利。作者在书中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信息技术已经把资本要求这根棒变成了牙签。但影子银行并没有改变银行机构承担风险这一事实,只不过一些风险没有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上,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是否需要把影子银行纳入监管框架?
这实际上就是监管边界问题。观察近些年的金融监管实践可以发现,除非将某些业务明令禁止,否则为了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就需要不断地将一些未受监管的机构和业务纳入监管范围,这对监管门提出了很挑战,甚至产生了不可承受之重。
技术发展替代了银行所发挥的作用
在上面我们阐述了需要银行的几点理由,包括解决信息不对称、匹配借贷双方的不同期限需求、提供支付便利等,作者认为,上述银行存在的几项理由在信息技术时代都可以被解决,银行的作用也可以由其他方式来承担。例如,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很容易提取对计算信用风险有意义的一些信息,为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信息技术使得信贷合同可以以非常小的面额发行,解决了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的金额不匹配问题,同时信息技术也能够提高信贷合同的市场流动性,资金供给方在需要资金时可以方便地转让信贷合同,获得流动性;另外,目前不断涌现的支付方式使得支付便利性不再成为银行的优势。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我国ATM取款机共有105万台,与第一季度相比减少3.09万台;2020年第二季度,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笔数同比增加了14.48%。
似乎不用费力地思考,我们就可以想到很多替代银行的金融业务,很多业务我们也正在参与其中。前几年如火如荼发展的互联网借贷平台就是其中之一,野蛮生长使其潜藏了巨的金融风险。货币市场基金也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一项业务,随着利率的逐渐下行,银行存款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货币市场基金的利率要略高于存款,这就促使寻求稳健收益的人将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基金之中,既能获得高于存款的收益,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又如,目前各国正在推进的数字货币项目,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预见其最终效果,但势必会对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监管规则来终结银行业务
目前的监管总是在边界问题上苦苦挣扎,监管机构只能根据银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扩监管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业监管往往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严格。银行业因数字而失去了控制,因此摆脱银行业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摆脱银行业不能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干预,而要通过具体的会计规则来实现。
上面我们提到,为了防止银行出现风险,一个直接的想法是要求银行持有足够多的权益资本,从技术上来讲就是要求银行的资产于负债,即权益资本为正数。并且要求银行持有足够多的流动性资产来应对提款要求。但是要求资产于负债也是有问题的,因为银行持有很一分金融资产,这些资产可能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缩水,也就是说在发生冲击时,会产生资不抵债的现象。为此,需要对于资产和负债的关系重新定义,作者认为需要要求银行的实物资产不小于负债的价值,将资产转换为了实物资产,从而降低了金融资产价值波动的风险。
更进一步,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系统性偿债能力的概念,系统性偿债能力规则是终结银行业的杀手锏。根据这个规则,银行的实物资产价值必须于或等于在最糟财务状况下的负债价值。其中,最糟糕财务状况是指与或有金融合同产生的名义义务相关的所有金融事件都发生在对公司股本价值最不利的时候。这个规则实际上限制了银行通过贷款来增加资产的能力,因为贷款是银行的金融资产而非实物资产,包括贷款在内的很多金融资产在最糟糕的财务状况下价值都可能为0;而从负债来看,在最糟糕的财务状况下,其负债可能会趋向无限。因此该规则终结了银行通过信贷来创造内生货币,而这正是银行风险的来源。
但对于上述观点也应该客观看待,毕竟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分,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风险,实际上重要的是激励银行来主动控制风险,而不是去追逐高风险,也不是完全规避风险。金融业如果没有风险,必将失去其多姿多彩的一面。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禁止银行通过创造内生货币来放贷完全绑住了银行的手脚,但这样是否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的影响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未来银行》一书为我们展现了银行的运作机制,讨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监管之难,提出与其不断扩监管边界,不如运用监管规则来终结银行业务,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银行风险问题,同时利用其他机制来代替银行业务。毋庸置疑,作者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银行运作及其风险问题,而信息技术也正在重塑金融体系及银行自身,势必会对金融体系和银行业务产生深远影响,有些影响我们现在甚至无法完全预见。但具体到终结银行业务,目前来看应该只能说是一种愿景,短期内还无法实现。
这涉及到路径依赖问题。在一些经济体,银行依然是金融体系的中心,至少目前来看,没有银行业的金融体系似乎是无法想象的。银行业务已经深入到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即使有新业务来替代银行业务,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新兴业务也涉及到风险和监管问题,摁下葫芦浮起瓢并不是合意的做法。
还涉及到货币政策传导问题。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纽带,没有银行业货币政策框架要重新设计,这是一个更的挑战。20世纪30年代萧条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宏观调控框架需要重新搭建,这不只是金融体系层面的事情,甚至需要人们在意识和理念上作出重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