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保监会接连开出超百万罚单,公司一季度净利润-0.15亿元,银行保险业“严监管”风劲吹
新华财经北京7月20日电(刘润榕) 近期,同比下降15.38%;营业收入1.42亿元,银保监会连连开出多张超百万元的罚单,同比增长63.22%;公司总资产1.33亿元,“剑指”消费者权益方面。与此同时,同比下降7.64%。文章来源:乐居财经,分银行保险机构也因消保问题违规被通报,一系列事件彰显出数字时代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正遇新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期监管动向可以看出,未来监管的重点正悄然发生转变,从过去的同业等业务治理转向了营销、放贷环节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财产品设置、数据治理甚至是信用卡交易管理等领域。长远来看,严监管的高压态势不会消减,各机构需要高度关注自身业务,警惕风险点。
狙击消保乱象 建立消保监管评价体系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印发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简称“《办法》”),通过建立消保监管评价体系,将最终评价结果纳入考核范围,并设置四个评价等级。对于评价结果为四级且整改措施不力的机构,将面临办新业务、增设分支机构等方面的监管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而言,除了监管投诉之外,没有司法解决路径,预防类的监管办法缺位。《办法》的出台将在前端依靠制度有效减少消费类纠纷。
事实上,金融消保“严监管”从未停歇,监管门高度重视各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日前,银保监会相继通报了马上消费金融、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农银人寿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
此外,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近期的通报也指出,2021年第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78414件,环比增长2.9%;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37892件,同比增长129.73%。
此前监管层针对银行信息系统存在缺陷开出的罚单非常罕见。由此可见,监管层的整治方向开始发生变化。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当前来看,监管逐渐从过去的金融市场和理财、同业等业务的治理转向了贷款、信贷、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治理甚至是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等。此外,现在监管门对于银行业高管以及从业人员等个人的处罚也多了起来。
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监管门的处罚内容,也主要是银行保险的分支机构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出现失职,使得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高于实际情况,导致其购买了相对高风险的产品,埋下纠纷隐患。
“像不实营销宣传、夸收益、违规收费、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在分银行中依然存在,因此银行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上仍然任重道远。”刘峰说。
信用卡业务成监管重点 市场整顿需良方
从监管层开出的罚单来看,不仅仅涉及到保护消费者权益,更关系到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别是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本质上属于“个人小额消费信贷产品及支付工具”的组合体,依然是监管层着力的方向之一。
据统计,信用卡业务已然成为银行业投诉"重灾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近期的通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42315件,占投诉总量的54.0%。其中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国有型商业银行前两位;股份制商业银行收到的投诉环比增长2.4%至32599件,占投诉总量的41.6%。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由于持卡人基数,使用频次多,投诉量对应也比较。随着对消费信贷资金监管力度的加强,防止违规向楼市等领域"输血",信用卡资金用途和风险管控已成为今年监管的重心。
银行、农业银行、上海农商行近日相继发布公告,既有对资金用途、违规交易等限制进一步的强化管控,也有分银行增加了黑名单商户,并对分商户采取禁止交易的措施。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今年的风险管控策略与往年有所不同,涉及主体更加广泛,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细化与升级,强调了具体“红线行业”及相关的商户类别码,引导信用卡资金真正用于理性合理的消费需求。
"在银行信用卡发卡圈地的狂欢中,银行环节问题也不少,如授信随意、发卡对象混乱、收费陷阱、刷卡超限不提醒、只宣传好处等等。"经济学家莫开伟表示,强监管是整治信用卡市场乱象的有效药方。
下半年,互联网存贷款、银行理财等业务仍探寻转型之路,与信用卡交易相关的违规问题也会不断暴露,业内普遍认为,鉴于当前行业严监管的高压态势延续,如何在更合规的情况下寻求发展成为普遍思考的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正当合法营销,不能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同时要加强内风控管理,防止信用卡骗贷行为。业内研究人士董峥看来,未来发卡行应该在事前风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改进旧的信用卡经营理念,不能以“规模为王”作为发展目标,同时要减轻事中、事后风控的压力。
”要把握当下信用卡透支利率放开的窗口,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精细化运营,对客户进行分层定价,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体系。”苏筱芮称。
而回归源头,对于持卡人自身而言,专家建议在使用信用卡时,应先充分了解相关规则,建立起健康的消费观,把钱用在日常消费上,千万不要触碰“红线行业”。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