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 | 金融佛山:一个“温补型”的城市样本
不久前,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一个数据让佛山备受关注:据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披露,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问题2:个人在境外的收入也要纳税吗?解答:我国个人所得税在选择避免重复征税的方法时,截至今年上半年,认真的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佛山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546亿元。
2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在全国经济体量最的广东,为保留我国对居民纳税人境外所得的征税权,它足以让佛山跻身“家底”排行榜前三;放眼全国,同时,佛山也是苏州、无锡之后全国第3座存款过2万亿的非会地级市。
这与人们对佛山的印象有相同,又尽可能使所得来源国(地区)与我国共同对该项所得征税的重复分予以完全消除,也有不同——佛山素以“藏富于民”知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了税额抵免法。另外,但由于缺乏券商、信托、城商行等持牌法人金融机构,考虑到全额抵免法有可能侵蚀到纳税人居住国的税基,国有资本在投资界不够出名等原因,所以,舆论上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佛山金融“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声音。
佛山以制造业立市,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是限额抵免法。《财政 税务总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 税务总公告2020年第3号,被学者称为制造业的“佛山模式”。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制造业正是“血脉”与“根基”的关系。很多人不禁好奇,在城市金融发展模式上,佛山又会拿出怎样的样本?
区域金融的五种模式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共有663个设市城市,其中有293座地级市。
城市发展路径千差万别,金融发展模式更是如此。由知名经济学家管清友打造的如是金融研究院曾经把国内城市所打造的区域金融中心分为5类:资管型金融中心、交易型金融中心、服务型金融中心、投资型金融中心和行业型金融中心。
5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代表城市。其中,资管型金融中心主要包括成功打造了基金小镇的青岛和杭州,主要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基金、信托等资管机构入驻开展金融业务,从而带动当地金融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交易型金融中心以金融交易所为核心,主要代表为拥有连商品交易所的连;
服务型金融中心则融合当地的产业特点和文化特点,提供某种特色的金融服务,例如贵阳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武汉长江数据交易中心;
投资型金融中心和行业型金融中心则力吸引投资机构,拓宽投资渠道,发展投资市场,主要代表为城投发达的重庆和文创投资兴盛的杭州。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最受舆论关注的莫过于投资型金融中心。广东内的珠海市就可归入这一类型:珠海国资曾与董明珠和高瓴资本互动,还曾有意参与对FF的投资和参与对北方正集团的重整,一度站上热搜。
而在全国范围内,更典型的代表则非“网红”新一线城市合肥市莫属。由于成功投资京东方和,还从中科请来专家顾问团,合肥被网友称为“最牛风投”。
对照下来,佛山似乎不属于上述5类的任一类型,但佛山金融却有自己独到的竞争力。2020年12月,根据证券时报·资本市场研究院与新财富选取29个指标专业编制的《2020年内地市金融竞争力榜》,佛山位列榜单第20名,更跻身“新锐城市金融竞争力30强”前三。
那么,佛山金融到底属于什么模式?我们必须回归城市产业结构去找答案。
无声中孕育力量的佛山金融
提起佛山,人们往往首先想起美的、格兰仕、东鹏陶瓷等知名制造业企业,以及“洗脚上田”“南海贺富”等传奇故事。
制造业确实是佛山的鲜明底色。全国17座GDP过万亿的城市中,多数城市第二产业占比都为40%左右,唯独佛山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5%。
可以说,佛山是国内万亿城市中工业占比的城市,这是佛山的特点,也是佛山所贡献出的模式。
某种程度上,佛山也在城市金融发展上摸索出自己独有的模式。我们把它称为“温补型”金融发展模式。
什么叫“温补型”金融发展模式?由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属性,我们不妨用药品来象征金融,如此则不难发现,佛山金融很像一味“温补型”的中药,它强调对实体经济的稳步给药,缓缓见效,而不是追求西医的“急火猛攻”,“咔嚓”一下见分晓。
这样的模式,表现出的形式便是没有起落,看起来似乎分外低调。但却能够在无声中孕育出力量。具体而言,这种力量表现在三个维度:
一是坚持“长期主义”,始终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互融共生。2014年,佛山就在内率先树立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16年,佛山提出以“金融引领创新驱动”支撑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2017年,佛山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创投中心和融资租赁区域中心,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万亿规模装备制造产业带的。
二是强调为实体经济“强身健体”,注重对良好金融营商环境的营造。佛山提出了“打造服务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理念,将佛山金控打造成为市、区金融资源联动聚合共同支持产业转型的实施平台,目前其管理的政策性基金(专项资金)共12项,总规模209.52亿元,累计扶持企业超12900家;上半年,佛山还始终是全地级市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最低的两个城市之一,且银行业不良率仅为0.74%,小微企业加权平均利率、不良贷款率均远低于全平均水平。
三是不搞“水漫灌”,追求精准施策。佛山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进行精准滴灌,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共向实体经济注入391亿元低成本央行资金,直达7395户市场主体,带动全市银行机构为1.2万户市场主体办理382.7亿元贷款本息延期;向3.6万户市场主体发放185.6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有效支持各类经济主体融资需求。2020年,佛山还在全国首创“菜单式”金融综合服务,为制造业、进出口等7领域提供84个金融综合服务“菜单”,累计支持企业及个人获融资1027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686亿元。
因为佛山温补型的金融服务,佛山入选全国首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产融结合试点城市。这是佛山金融的内涵,也是佛山为城市金融发展路径所做出的别样贡献。
防控风险的“佛山功夫”
以风险转移为本质的金融,可谓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杠杆用得好,可以帮助企业起死回生甚至乘势而上;杠杆用不好,则会带来呆账坏账甚至金融风险。因此,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保持杠杆率在合理范围至关重要,尤其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疫情等“黑天鹅”不时扇动翅膀的当下,杠杆越低,其回转空间无疑就更广阔。
走“温补型”金融发展模式的佛山正是一座“低杠杆”的城市。以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与经济总量的比率来看,截至去年年底,广东为176.62%(19.57万亿元/11.08万亿元),全国为175.59%(178.40万亿元/101.60万亿元),而佛山仅为134.3%(1.45万亿/1.08万亿)。
这意味着,至少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角度而言,佛山拥有更的回转空间,本土企业也更容易“轻装上阵”。
不仅如此,佛山在降低金融风险的赛道上狂奔。
截至今年6月底,佛山已完成清理各类地方金融法人机构超100家,26家网贷领域法人机构全停业退出,借贷余额全清零,同时34家小贷公司中有14家被评为A级以上,连续两年在全地级市排名第一。
无疑,根植实体经济、不搞水漫灌等“温补型”金融发展模式的固有特性,是佛山控制杠杆率的重要法宝。但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业态创新,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佛山无疑需要拿出更多功夫。
佛山打出的招数就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2015年以来,佛山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手段,建立覆盖贷前增信,贷中过桥、贷后补偿的信贷支持机制,先后出台32份支持企业融资的市级政策,市、区财政累计出资规模约63亿元,帮助超过23000家次企业获得融资,贷款金额超过1560亿元,股权融资金额约30亿元,其中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累计为7086家企业提供了1247亿元的贷款转贷服务。
佛山还于2015年12月在全率先推出商业银行科技支行认定及管理政策,引导科技支行构建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底,佛山共认定21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为科技支行,累计为5029家次企业提供了295.62亿元的贷款资金,科技型企业贷款157.13亿元,占科技支行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3.15%。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以外,佛山还善于用好实体经济为自己“增信”。
企业有发展前景却缺少实体抵押资产,佛山就帮其盘活无形资产:2020年10月,佛山发行全国地级市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截至当年年底,佛山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43.95亿元,占全的13%,商标质押融资达11.69亿元,占全的42.5%。
城市涌现多个千亿乃至万亿产业集群,佛山就运用头企业为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授信:佛山对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企业给予奖补,今年上半年促成小微企业融资1139笔,融资520.6亿元,美的供应链金融、顺银国通供应链金融获批为全供应链金融“沙盒监管”创新试点企业。
根植地方特色、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本心,也成为佛山稳步推进特色金融集聚平台的准则之一。
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十多年国际金融后台积累下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自身对培育“两高四新”产业新格的转型需求,南海打造了千灯湖创投小镇,构建以基金机构为核心的风险投资产业生态系统,投资互联网、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多个新兴产业;
保险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佛山依托中心城区——禅城区创建市保险发展示范区,近三年来新引进68个保险项目,包括保险公司市级区域总、保险中介机构总、级分公司等,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风险管理手段;
顺德则依托产业集群、企业平台和现有金融资源,推动以供应链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和资管项目为主的金融业态集聚,打造“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目前已进驻超125家金融和类金融机构。
如今,迈入“十四五”,佛山又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目标。佛山市“十四五”规划透露,佛山将继续推进优质金融资源集聚和业态创新,并通过完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发展产业金融、力发展科技金融、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等方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佛山能否成功打造金融支持制造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范本?我们拭目以待。
【南方日报记者】王谦 叶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