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色系涨幅居前,在Keep、喜马拉雅等国内企业相继取消赴美IPO计划之后,焦煤、热卷、不锈钢涨超3%,小红书也传出将暂停赴美IPO计划的消息。
此外,铁矿石逆势跌近1.6%;能化品普遍上涨,货拉拉也正在考虑重新将原定的上市地点由美国转移到香港。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减缓或者取消赴美上市,LPG、动力煤、PTA、聚丙烯、乙二醇涨超2%;油脂油料涨跌不一,这意味着什么?美国这个备受资本追捧的“绞肉场”,菜油跌超2%,如今为何会使得企业唯恐避之不及?这会对美元霸权产生怎样的冲击?
美元为什么能够称霸全球?
美元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豆粕、菜粕涨超1%;有色金属分上涨,我们在《如果不再使用美元,沪铅、沪镍、沪锡涨超1%;沪银涨近2%,会遇到哪些挑战?美国会面临什么影响?》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沪金涨0.54%。*期市弘眼周二IF顺利进入提示杀跌走势,诸如美元与石油绑定、建立美元回流机构、军事打击、形成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等等。
但总的来说,目前市场进入恐慌阶段,美元称霸世界的另一个重要根基是,耐心等待到位空单止盈机会。工业品,掌握了美元在全球宗商品中的定价地位。
宗商品主要是指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商品。
通常根据其自然属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类宗商品;
二是以铁矿石、橡胶为代表的工业原材料;
三是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工业品,如铜、铝、镍、锌、铅、锡等;
四是以金和银为代表的贵金属;
五是以粮食为代表的宗农产品,包括稻米、小麦、玉米、豆、糖、棉花和咖啡等。
国际宗商品定价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像原油和天然橡胶等具有成熟的期货品种、发达的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其现货价格基本上是以期货交易所的标准期货合同为基准;
另一种是对于还未得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以及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其现货价格由市场上的主要买方和卖方达成交易。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诸如黄金、原油、铜、豆等规格、品质、标准在国际上越容易统一的宗商品,其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现货交易定价就越依赖期货市场价格。
20世纪80年代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全球首个宗商品指数期货以来,宗商品市场逐渐由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开始向指数化交易发展,交易的金融属性越来越明显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再完全取决于现货商品供求关系。
具体来看,一方面商品现货价格开始受到期货价格的单向影响。
就拿石油来说,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推手就成了金融机构的价差交易量,2003年以后石油现货价格开始受到石油期货价格的单向影响。
另一方面,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归属于世界著名的商品期货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在欧美等发达金融资本的操纵下影响宗商品交易价格。
美元是国际宗商品最重要的定价货币。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截至2015年末,在88种宗商品价格序列中,有53种宗商品是以美元来定价。
如果按实际交易量来测算的话,不难发现在宗商品定价中美元的市场份额超过90%。
可以说,美元牢牢占据黄金、原油等国际上重要宗商品的定价货币地位,有其历史渊源,是美国主导布的结果,也与美国期货市场密不可分。
美元作为宗商品交易和支付的主要手段,不仅要满足美国国内的流动性需求,还要为世界经济的运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宗商品交易就是美国向其他提供流动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个途径,美国源源不断向外围发展家输出金融资本和相应的金融泡沫,不仅在此进程中获取额的铸币税,而且将宗商品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是全球宗商品市场的主要交易商,多种宗商品的跨境交易总量居世界第一。
例如,我们对天然橡胶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50%。
但是,由于对宗商品的刚性需求以及通过期货交易所控制定价权的缺位,对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尚未体现在议价权上。
美国通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在宗商品定价机制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结构性权力。
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体系真正进入到美元本位时代。
我们要打破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的依赖,必须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削弱美元霸权的第二战场
早在2013我国就提出了“”设想。
“”通过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具备桥梁和纽带的重要功能,也为“走出去”、扩其在边境周边或地区的需求和使用提供了实体经济的支撑。
实践中,利用“”的平台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可开拓出更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在亚投行规模高达1000亿美元和丝绸之路基金规模400亿美元的情况下,无疑会为在宗商品贸易结算、基础设施投融资、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提供了区域化做强的突破口。
如果说,我们试图通过化在宗商品上与美国争夺定价权,是削弱美元霸权的第一战场的话。
那么,企业减缓赴美上市以及量回归,则是为削弱美元霸权所开辟的第二战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还要从中概股开始说起。
作为金融体制下的产物,中概股是企业通过海外上市来获得投资的一种方式。
随着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的连接与普及,以搜狐、新浪和网易为首的互联网公司相继。
1999年,作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网备受投资者追捧,其股价在上市3天内上涨了近6倍。
之后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百度、阿里、携程、新东方等公司纷纷登陆美国股市并获得良好反响,这无疑掀起了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热潮。
截至2009年底,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已有近80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中概股在美国的估值并没有达到预期,在看到国内注册制度具备的良好发展前景下。
从2015年到2016年期间,以360和药康明德为代表的中概股先后以私有化的形式回归国内A股市场,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中概股回归热潮。
随后,在新经济公司盛行形势下,新一轮中概股上市潮到来。
2017到2018年,包括搜狗、爱奇艺、拼多多在内的63家公司先后赴美上市,新股数量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中概股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截至2020年2月13日,海外上市(以美国为主)的中概股有234 支,总市值约为1.2万亿美元,其中分来自互联网及科技、消费、医药等新经济领域。
在多家中概股被做空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疫情冲击下,许多优质中概股纷纷加速回归计划,中概股迎来了第二次回归热潮。
中概股为何纷纷回归?
其实,促使中概股回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价值被严重低估。
此外,中概股回归还受国内外股市制度以及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具体来看:
原因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会加监管风险。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美乃至全球经贸都受到了巨冲击。
受中美关系紧张影响,多数中概股经营业绩不佳,发展遇到阻力。
截至2020年1月31日,在美国上市的208只中概股里,跌破首发价的约占56%,持续上涨的仅有57家。
此外,由于监管不力,美国一些做空机构频频对中概股做空。
2019年以来,遭到做空的中概股已经有13只。
在2020年5月20日的时候,美国参议院甚至通过一项《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法令,来加强其对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的监督和审查。
根据该法令的内容,倘若有公司连续连续三年不接受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审查,那么其公司的股票将会被禁止交易。
而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拒绝与美国分享审计底稿,这无疑会使得中概股在美国的后续融资扩容方面遭遇困难。
那么,此种情况下,回归国内无疑会是最好的选择。
再加之近年来,内地及香港金融市场实施了一系列制度,调整了上市机制,允许更多不同类型的公司上市融资,增强了市场包容性,为中概股的回归提供环境与条件。
原因二,国内股市制度,上市环境发生改善。近年来,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我国对股票市场进行制度,优化企业上市流程。
其中,深交所在对过去创业板的基础制度完善的基础上,规定在完成海外市场私有化和退市后,中概股可以不拆除红筹结构直接上市。
而港交所也进行了自我革新,2018年4月24日公布《上市规则》修订版。通过对原有上市上市规定的,在降低上市门槛的同时,对上市要求予以放宽,特别是为新经济公司开设“绿色通道”,以此来吸引其赴港上市。
在新上市规则下,港交所允许符合条件的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公司以及以为业务重心的公司上市。
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引导下,百度、京东和网易等知名中概股相继于港交所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归会产生哪些影响?
在为自身谋求发展机会、获取利益的同时,中概股的回归也为资本市场增添了新的生机活力,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这是一场互惠互利的合作。
影响一,上市主体多样化发展。
自港交所对上市规定进行,允许符合条件的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公司以及以为业务重心的公司上市后,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主体更趋多元化,港交所以传统行业和中资国企为主的结构得到优化。
近年来,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类公司的数量幅上升,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19家生物科技类公司成功上市,以小米和美团为代表的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亦在港相继上市。
2018年7月,小米上市发行价是在每股17 港元,以543亿美元的总估值位列全球科技股第IPO。
2018年9月,美团上市发行价是在每股69 港元,总估值600亿美元,融资超300亿港元。
曾经因为不符合规定被“拒之门外”的一批中概股纷纷回归,进行二次上市,幅提升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度和资本积累,进而增强了香港地区在全球的金融实力。
影响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由传统经济占主导,逐渐转变为由新经济占主导,而在无疑刺激了投资者对新经济公司的投资兴趣。
自港交所以来,许多新经济类公司相继于港交所上市,香港市场年度融资总额也有幅增长。
据香港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赴港上市的公司就有209家,一共融资2800亿港元,与2017年相比,翻了两倍。
而在2019年的时候,随着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香港市场年度融资总额再创新高。
截至2019年年底,香港市场年度融资总额高达4612亿港元。
据36氪统计,截至2020年5月31日,共有22家中概股公司符合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要求。
其中,12家公司属于同股不同权。京东、网易在内的一批新经济龙头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提高了香港地区的投资流动性,有效帮助香港市场吸引投资者,增加其融资数额,促进其持续性成长。
影响三,加速资本市场。
中概股的回归在助力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促使港交所对其制度不断地进行完善与革新,以更好地适应与配合各类公司上市。
就比如说,沪港通和深港通就对相关业务实施办法加以修订,这是中概股回归、资本市场趋势下的必然产物。
沪港通和深港通业务的实施将推动沪深港三所合作,使相关投资港股通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与完善,丰富港股通投资标的,为港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随着科创板市场的扩和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相继成长,分公司纳入沪股通范围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倘若这些公司得以纳入,不仅会为外商投资沪市科创板公司带来便利,而且也将为科创板市场带来新的投资群体和增量资金。
从长期来看,中概股的回归不仅能够为自身的再发展创造机遇,也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有利影响。
再加之近日,滴滴触犯安全底线被“团灭”,在维护安全的前提下,公司减缓赴美上市的数量和规模,不仅会再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元霸权,而且还有利于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
未来,越来越多的好公司在股市上市,不仅会不断强化的地位,而且还有助于加快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这对本就在全球“去美元化”下,摇摇欲坠的美元霸权来说无疑会产生“火上浇油”的威胁。
美国还能够稳坐“”吗?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