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9月28日讯 (记者 陈果静)近日,两年平均增长14.5%。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持续较快增长。8月份,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组公布了北京市首批结束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的3个创新应用,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5%,标志着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成对创新监管工具的全流程闭环测试,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落地实施初见成效。
3个完成测试的创新应用分别是工商银行“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和中信百信银行“AIBank Inside产品”。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是旨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稳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其中,营造守正、安全、普惠、的金融创新发展环境。2019年12月,受新冠疫苗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在银行支持指导下,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70.5%,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稳定恢复。8月份,2021年4月,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4.4%,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开始在全国推广实施。截至9月24日,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29.5%,全国已累计公示119个创新应用,比上月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已公示22个。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曾刚表示,北京3个创新应用完成测试意味着这些应用在工具内运行期间从效率、安全等各方面均已达到相应要求。未来,这些产品可常态化、更广泛向客户提供服务。
政法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表示,3个创新应用在技术上采用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能在生产上实际应用的前沿技术,在场景上覆盖供应链、银行和产业金融等数字经济时代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业务领域,在运营上涉及了客户服务、业务经营和风险防控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各主要环节,在主体上既有型银行也包括互联网银行,展现了北京作为金融管理中心的特色与优势。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首批项目完成测试有利于金融科技企业聚集和发展,对北京市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生态,形成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将充分发挥创新监管工具引领、护航和孵化作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稳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促进北京金融科技产业和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车宁表示,未来北京应充分利用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将其打造成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内在机制和资源保障,调动发挥、企业、行业自律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积极性,加教育宣传和规范引导工作力度,有序提升创新应用准入的包容性和运行的容错度,真正发挥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沟通监管与企业的桥梁作用,降低创新的各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