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稳定的压力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15.27亿元,以及地方专项债券的加速发行,同比增长 30.3%,市场再次对基建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两年平均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认为基建即将再次发力。
但是,增速居全首位(排名不含杨凌),在财政深化预算、清理隐性债务以及产业结构提升、城投平台转型的背景下,两年平均增长5.7%。1-7月,如今的基建板块格也与过去有诸多不同:
基建市场的不断下沉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中西地区的全面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导行业完成产值1344.19亿元,过去数年的基建投资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不仅对拉动需求、稳定经济运行作出了巨贡献,同比增长30.9%。其中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6.2%、食品工业同比增长14.9%、化工工业同比增长34.7%,也促使我国的整体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但是,分别较上半年提高6.7、4.5、0.1个百分点,自“十二五”以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15.3%、有色冶金工业同比增长36.4%、能源工业同比增长36.6%,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基建市场正在不断下沉;基建的重心从东沿海地区逐渐转向中西地区,分别较上半年回落5.3、0.5、0.2个百分点。从全市重点监测的5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来看,从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到了如今,城镇中心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成,工作目标早已从“拆建”转向“补短板强弱项”;反而是广泛的乡村地区,刚刚完成业,距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仍有相当差距。
因此,在加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弥补发展差距的当下,未来的基建市场即将再一次下沉,最广泛的市场就在全国各地的乡村、乡镇。尤其是在投资强调“有效性”的背景下,乡村投资能够带动的需求与发展、促进乡村地区的消费与产业振兴的效率相当可观,远高于土地财政逻辑下的分地区,也使得乡村基建将成为宏观政策下的重中之重。
共同富裕与均等
“共同富裕”成为了近期的热词,但从宏观政策与核心来看,这是一条坚定不移的路线。既然要求共同富裕,经济走在前列的浙江也已经开始着手实践、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立,那么加强乡村地区的投资,自然是重点目标。
结合之前要求“2025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来看,未来五年针对乡村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入会新增一个量级;针对乡村的基建标准也将有明显的提升,不仅关注兜底保障,更开始关注投入对乡村的整体带动。
乡村振兴与基建投资
2021年作为乡村振兴立法的元年,可以明显看到乡村振兴将作为基本国策、坚定不移的推进贯彻。办系统全面改为乡村振兴,也意味着整体投入水平将维持高位,同时许多工作也将更细致的推进落地。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如今的乡村振兴不再是过去无条件的、由财政兜底的;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建立农业农业的经济循环体系与造血机制,乡村振兴也必须追求市场化的投入产出自平衡,在财政缺口补助的基础上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目标。
正是如此,农业农村颁布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为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乡村振兴项目提供了基础依据;要求收益自平衡的地方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开始通过企业承接项目、市场化运作、收益平衡的逻辑向乡村基建、乡村振兴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就此我们不难发现,下一步,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监管、资金投放还是补贴,都向进一步向乡村领域聚集;尤其是乡村内的基建项目投资。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