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王财经网

2021年上半年合肥经济交出“高分答卷”

大众王财经网 2

据合肥日报报道 今年是“十四五”开之年,连续17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我国7月非制造业PMI为53.3,合肥经济的步子迈得如何?昨天上午,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我国7月综合PMI为52.4,市统计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从这份“期中答卷”中,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统计服务业调查中心企业景气处处长史朝晖表示,能够看出:

13.6%的生产总值增速,7月份是制造业的传统生产淡季,29.5%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的进出口总额增速、24.4%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条条上升曲线,一些企业进入到了设备检修的阶段,显露出合肥迈准迈稳了至关重要的“开年第一步”。

新基建投资连续5个月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7.4%,那么同时我国地区也遭受了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的影响,再创新高;全市新签约项目739个,那么这些因素也使7月份制造业的扩张力度是有所放缓的,协议总投资超3000亿元……澎湃的新动能,但是总体上来看,勾勒出合肥经济的新气象、新成效。

这份高质量的“期中答卷”,还是向好的,是合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的结果,我们调查的多数行业的采购经理指数还是位于扩张区间。,也是合肥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蓄势的最佳体现。

看速度——多个指标位次靠前

走进2021年,“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希望也在。细读最新出炉的这份“半年报”,“稳”成为上半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2020年合肥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今年持续了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520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6.7%。

经济总量的增速快于全国和全平均水平,更多的经济指标也在阐释“回暖”之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5%,两年平均增长14.5%;进出口总额增长28%,两年平均增长23.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4%,两年平均增长9.7%,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指标向前奔跑,经济的“抗压性”和韧劲得以显现。这份优势的背后,是全市上下一直以来的紧迫感: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做到“谋事思深想透,断事敢于担当,干事精准高效”。

城市赛道,千帆竞技。在主要城市横向比较的排行榜上,上半年合肥的位次靠前:在总量相近的七个城市中,合肥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暂居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2位,工业投资增速第4位。

在会城市中,GDP增速居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第11位,居民收入增速分列第2位和第5位。

看基础——基石强劲打造新优势

上半年,这份亮眼的答卷,处处体现着经济继续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这份高质量成绩,在于产业所构筑的坚实基础,在于项目所描画的未来,更在于构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

6月17日,2021世界显示产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开启这场世界级的显示盛宴。为什么是合肥?十多年的厚积薄发,这座城市依然站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新风口。

上半年,全市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了40.3%。不只是平板,汽车及零件产业、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4%和20.4%。在主导产业的拉动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在连续多月高位运行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此之外,全市供给领域稳步向好——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4.1%,好于疫情前水平;夏粮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服务业持续恢复,1~5月,规上服务业同比增长48.3%,两年平均增长19.3%。

复苏的项目,为投资释放出强劲的“虹吸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两年平均增长1.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两年平均增长3.2%。

产业的引擎全力加速,投资的动能正在勃发。在合肥的地上,红火的消费、繁忙的外贸,跳动着经济持续回暖的脉搏。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0.79亿元,同比增长24.4%,两年平均增长9.7%,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内需外贸同向发力,内外联动,正在激发无限潜能。上半年,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20.16亿元,同比增长28%,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连续16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其中,出口911.6亿元,增长32%;进口608.6亿元,增长22.4%。

看动力——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创新,已经成为合肥最标识、最动能和最潜力。

如何衡量一个城市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合同交易额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今年上半年,新技术不断涌现,全市吸纳技术合同1960项,交易额118.39亿元,同比增长5.72倍;输出技术合同3726件,交易额130.09亿元,同比增长85.2%。

新动能,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带来最强推力,催生更多新产品。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76万辆,同比增长2.12倍,其中蔚来汽车4.45万辆,同比增长2倍;锂电池968.16万只,增长1.53倍;太阳能电池1091.57万千瓦时,增长53.9%。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上半年,12个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真抓实干之下,“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交上优秀成绩单: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9.2%,占规上工业比重再创新高,达57.4%,比2019年同期提升5.1个百分点。

新产业,亮点纷呈。1~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收增长68.1%,拉动全市其他营利务业增长2.3个百分点。

新基建,加速布。上半年,全市新基建项目93个,同比增加8个;投资额同比增长28.1%,连续5个月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

新主体,激发活力。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45万户,同比增长43.2%,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3.6%。

新项目,积蓄势能。腾讯(合肥)智慧产业总基地、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开工……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739个,协议总投资3200.1亿元。

看质量——质效持续提升

经济运行考验着一座城市的定力,也在练就其全面、辩证和长远的眼光。分析显示,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平衡性、内生性进一步增强,工业和服务业的稳定态势更加牢固。

二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9%,较2020年、2019年同期均提升3.9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37个行业类中,有18个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另外,1~5月,规上服务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0.2万元/人,高于全2.3万元/人,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提高3.5万元和0.9万元。

企业的利润数据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1~5月,规上服务业利润总额由去年同期的亏损15.25亿元转为盈利46.5亿元。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8倍,两年平均增长49.2%,分别快于全国、全27.5和29个百分点。

经济的“稳”,在于向好的因素不断累积。上半年,经济增长面普遍扩。数据显示,全市规上工业37个行业类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增长,增长面达86.5%,比2019年同期扩29.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23类商品中,有21类商品比2019年同期增长,增长面达91.3%,比2019年同期扩17.4个百分点。

就业是最的民生,上半年我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超下达目标任务序时进度近6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市企业岗位需求总数约24.06万个,求职人数约19.51万人,求人倍率1.23,供求总量稳步增加。

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也在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2元,增长14.8%,居内第1位。其中,城镇居民收入28015元,增长14.4%;农村居民收入12598元,增长15.4%。

·丁涛 记者 苏晓琼·

seo入门seo是什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