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2021年,金融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经济复苏之年。
虽说GDP幅反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但疫情风险仍未消除,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存款增速有所回暖贷款保持稳定增长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而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各市复苏走势悬殊。
有份强势反弹,上半年全各项存款增速有所回落,也有多个份跑输全国。
谁是2021年上半年增长最猛的地方?
01
多个份跑输全国
2021年上半年,但年内随着经济恢复态势进一步巩固,全国GDP为53.2万亿,各项存款增速呈现稳步回暖态势。截至6月末,实际增速12.7%,全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8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5.3%。
与全国相比,比年初增加1169.94亿元,在已发布数据的份里,余额同比增长4.84%,只有10个份跑赢盘、1个份持平,18个份跑输盘。
2021年上半年GDP实际增速的10个份:
湖北(28.50%)、海南(17.5%)、浙江(13.4%)、北京(13.4%)、江苏(13.2%)、广东(13.0%)、安徽(12.9%)、江西(12.9%)、山东(12.8%)、重庆(12.8%)。
这其中,湖北是疫情冲击后的强势反弹,接连反超安徽、湖南两,重返前8,与福建不相上下。疫情之前,湖北经济总量长期稳居全国第7位,未来一到两年时间,湖北有望重返巅峰。
海南则得益于自贸港政策的持续释放。虽然房地产增速幅回落,但自贸港对海南的利好是长期的,海南在未来数年内都有望保持强劲增速。
相比而言,北京、江苏、广东经济增速名列前茅,体现了经济的强弹性。
2021年上半年GDP实际增速最低的5个份:
青海9.1%、河北9.9%、辽宁9.9%、河南10.2%、陕西10.2%、黑龙江10.3%、内蒙古10.4%、甘肃10.5%、吉林10.7%、宁夏11.2%。
这10个份全都是北方份,这反映出不同地区经济复苏形势的差异。
从两年增速来看,海南、江苏、浙江、江西、贵州名列前茅,而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湖北等垫底。
这说明,疫情冲击对各份的影响犹在。抛开基数效应,即便增速的海南,经济增速也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更不用说遭受疫情严重的湖北。
可见,有些财富损失了就很难再挽回,经济复苏之路任重道远。
02
粤苏差距,为何缩小了?
2021年区域经济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当属粤苏差距的收缩。
作为经济第一第,广东江苏之间的竞争一直处于白热化态势。广东GDP连续32年位居全国首位,而江苏则紧追猛赶,但由于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差异,粤苏差距一直呈现放之势。
这一趋势被逆转了。根本原因在于广东遭遇偶发疫情的冲击。
今年上半年,广东的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等地先后遭受疫情冲击,广州芳村板块进行封控管理,多区停止堂食,而离穗则需48小时核酸证明作为前提。
整个地区的商务交流、生产消费都受到明显影响,必然拖累经济。
事实上,广东正处于强势复苏期。即便遭遇疫情冲击,广东实际增速仍然高达13%,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广东的增长将会何等迅猛?
要知道,广东去年是除湖北外疫情冲击最的份之一,今年经济复苏动力远超一般份。加上外贸持续繁荣,外来人工不断回流,广东从工业、消费到投资呈现全面开花之势。
可以料想,随着疫情冲击消退,广东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会更为强劲,守住经济第之位,可谓毫无悬念。
03
北方份增?
山西、内蒙古等北方份名义增速为何位居全国前列?
这一现象不难理解,山西、内蒙古都是资源,煤炭、钢铁、石油等资源丰富,成为GDP的重要组成分。
今年以来,全球宗商品价格普遍暴涨,由此带动名义GDP的幅飙升。
2021年6月,山西、内蒙古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双双超过20%,而全国仅为8%,工业品价格暴涨,自然带动名义GDP水涨船高。
之所以说是名义GDP,是因为实际GDP需要排除价格因素。GDP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的总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按照当下的价格就是名义GDP,扣除通胀因素则为实际GDP。
显然,价格上涨本身并不会创造更多新的价值,只有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带动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相比而言,GDP实际增速比名义增速更为客观。
所以,扣除通胀之后,这些资源的实际增速回归到正常水平。
山西2021年上半年名义增速高达22%,而实际增速仅为12.2%,相差接近10个百分点;内蒙古名义增速高达18.2%,而实际增速仅为10.2%,双双跑输12.7%的全国实际增速水平。
所以,工业品通胀之下,资源经济总量普遍逆势飘红,但这一面能否持续,是否形成持久的增长动力,显然是存疑的。
这也说明,通货膨胀只能让经济在数字上看起来更加繁荣,却未必能够增加实际财富。
标签: